English

“梅开三度”的期盼

1999-03-2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薛昌词 我有话说

黄梅戏是安徽省标志性文化,1997年安徽省政府提出“打好徽字牌,唱响黄梅戏,建设文化强省”的文化发展战略,1998年又确定为黄梅戏艺术年。

经过精心的策划与组织,’98黄梅戏艺术年活动丰富多彩,高潮迭起。“黄梅戏艺术摄影展”,征集了大量珍贵资料,展示一条闪亮的黄梅戏艺术发展轨迹。“黄梅戏选萃”专场晚会,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,扩展了影响空间。全省少儿黄梅戏歌谣演唱大赛、青年演员大赛,显示出黄梅戏艺术后继有人。6台新戏展演19场,场场爆满,吸引了全国戏剧界人士,3万名观众一饱眼福。

省城合肥市去年刮起黄梅戏风,20多条主要街道和演出剧场悬挂彩球50多个,大幅宣传广告200多条,2000个大红灯笼形成火红的海洋,一派节日景象。人们唱黄梅戏,购买黄梅戏音像制品,到处洋溢着浓郁的黄梅戏味。

听戏看戏唱戏,升华到理性思考,“走向21世纪的黄梅戏学术研讨会”,来自全国的戏剧专家、学者通过对展演节目的评价,对黄梅戏的未来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,提出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。

黄梅戏艺术年涉及到剧目创作、人才培养、理论研讨、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,硕果累累,更难能可贵的是给人们留下一系列启示。

黄梅戏是全国有影响的剧种之一,曾走红于50年代和80年代,被誉为“梅开二度”。改革开放,文化艺术多元化、国际化、现代化,戏剧面临严峻的挑战,呈萎缩之势,黄梅戏在劫难逃,有识之士呼唤“梅开三度”,10余年过去了,千呼万唤不出来。戏剧为何衰落,人们普遍感到戏曲太老了,离现实太远了,与现代社会、文化生活太不合拍了。创新,才有出路。

黄梅戏艺术年把戏剧题材现代化放在首位,响亮提出剧目创作走进新时代,贴近生活,贴近观众。全省文化系统集中剧作者中的精兵强将,到改革开放的典型中去生活、采访,写现实社会中闪光的人和事,新推出的6部戏,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为主,突破了黄梅戏演出中古戏占据舞台,老戏老演,老演老戏的怪圈。一个剧种一年内同时推出这么多剧目,在安徽戏剧创作上未有,在全国也少见。前来观摩的全国戏剧界人士评价说,戏剧繁荣的关键在剧目建设,安徽下大决心,花大气力抓剧目建设,值得学习和借鉴。

在市场经济体制下,戏曲艺术生产体制亟待变革,既需政府支持,又要逐步把重心移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。此次,黄梅戏艺术年对艺术生产体制变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。《秋千架》的创作、演出从开始就试图建立新的生产体制。它的一度创作得到一家文化企业的支持,二度创作由政府牵线,得到安凯集团的资助。在此基础上,剧组进行成本核算,筹备商业性演出。据省文化厅负责人介绍,艺术年推出的新剧目,经锤炼修改后,将制成音像制品公开发行。黄梅戏不仅成为安徽的标志性文化,而且应当成为安徽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。

艺术创新,舞台艺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赢得观众,是戏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。戏曲艺术整体滑坡,观众流失,关键在戏曲跟不上时代发展,缺乏观赏性。黄梅戏艺术年推出的新剧目,艺术与表演鼓励大胆创新。《木瓜上市》和《柳暗花明》等现代戏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《斛擂》等戏多有阳刚之气,使黄梅戏的柔美风格得到拓展。《风雨丽人行》引进诗化结构,把一部剧作写成情深意长的诗篇。《秋千架》带着强烈的创新意识,开辟了一片美视美听的戏曲新天地。创新使黄梅艺苑百花竞开。

戏曲作为文化商品如何开拓市场,’98黄梅戏艺术年对此进行了探索,在新剧目展演期间,邀请了全国几十家演出公司,举办演出洽谈会,通过观摩签订了200多场演出意向合同。有的剧目全国性巡回商业演出即将成行。《秋千架》在展演中公开售票演出两场,座无虚席,展示了良好演出前景。实践使戏曲走向市场坚定了信心,开拓了路子。

黄梅戏艺术年虽然过去,但是黄梅戏依然是热门话题,意犹未尽。6台新剧并未戏终人散,剧目入库,正在趁热打铁进行修改,为全国性商业演出做好准备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